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复习参考答案
|
|
|
13539800128 | 联系人:陈老师 |
广东省
|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哲学基础是( D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理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 A )。
A.实践的观点
B.唯物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3、长期脱离人群、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B )。
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在毛泽东建军思想中,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C )。
A.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B.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D )。
A.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B )。
A.稳定
B.发展
C.创新
D.开放
7、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 )。
A.思想建设
B.政治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8、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 C )。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瞿秋白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B )。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10、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血缘亲族关系
B.地缘政治关系
C.物质生产关系
D.思想文化关系
1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各民主党派是( A )。
A.参政党
B.在野党
C.反对党
D.执政党
12、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这是( D )。
A.由国际政治格局决定的
B.由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C.由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定的
D.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D )。
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4、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 C )。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C.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
16、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生之本是( B )。
A.教育
B.就业
C.医疗
D.住房
17、计划和市场是( C )。
A.划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
B.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C.都是调节经济发展的手段
D.两种互相对立的经济制度
1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个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C.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D.友好往来,增进了解
19、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D )。
A.供求机制
B.竞争机制
C.约束机制
D.价格机制
20、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B )。
A.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有和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社会成员中存有着不同的阶层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B )。
A.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
D.发展生产力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合之间的矛盾
2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 B )。
A.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
23、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的文章是( B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本本主义》
C.《反对党八股》
D.《整顿党的作风》
2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明了( D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5、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 A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学习和时局》
2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资本的组织形式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商品的交换形式
D.产品的分配形式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物质世界的一切对象
B.人类的全部社会历史
C.自然界及其发展史
D.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28、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蕴含这三方面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D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29、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B )。
A.市场经济的存在
B.生产力的状况
C.资金短缺
D.就业压力
30、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 B )。
A.民主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本主义
D.民粹主义
3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B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32、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 D )。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C.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3、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4、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B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3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地方自治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制度
二、辨析题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正确答案:
正确。(1)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2、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正确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I)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当前,党面临严峻的执政考验。因权力的诱惑,极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特权
思想等,最终导致丧失执政地位。
(3)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出长期执政不变质。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2)所谓“一脉相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坚持马克思主义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所谓“与时俱进”,就是用发展看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精神运用于理论和实践的生动体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绝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四、论述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4)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5)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人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QQ:1101281048 | 微信:13539800128 |